科學研究
隨著社會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,征信在人們的生活中發(fā)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對于大學生來說,征信更是關系到未來的發(fā)展和信用記錄。為此,經濟管理系于2023年11月23日在圖書館公共教室二開展《征信業(yè)管理研究》主題講座,主講人李漠穎老師。
講座一開始,李漠穎老師組織同學們做了一份大學生征信知識調查問卷,在《千金散盡》的音樂中開始了今日的講座。李老師講解了2013-2023“征信這十年”,借由一個短片為同學們介紹征信的含義。李老師講到,征信是一種專業(yè)化的活動,獨立與第三方機構,依法采集,整理,保存,加工企業(yè),事業(yè)單位等組織(統(tǒng)稱企業(yè))的信用信息和個人的信用信息風險管理的活動。征信管理的要點分四個:征信機構,信息主體,信息提供者,信息使用者。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某一主體,信息是征信的重點。
李老師在征信的基本概念中提到,債權人共享債務人的債務信息并據此判斷債務人的償債能力和意愿,用以防范信用風險。征信的關鍵特征有五項:1.征信是圍繞信用信息開展的活動2.一致的基本業(yè)務流程3.第三方獨立機構開展4.征信的主要目的是信用風險管理5.通過監(jiān)管來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。在征信事件中的差異化表中提到三個方面:法律環(huán)境,社會背景和文化差異。使同學們更加了解征信的概念。
在征信的起源與發(fā)展中,李老師為同學們介紹到,“征信“二字出自《左傳》,歷史悠久的征信,在國外則出現(xiàn)在古羅馬時期。而征信產生的原因有所不同,李老師借電影《孤注一擲》的故事為大家介紹什么是信息不對稱的概念,典型體現(xiàn)為: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。此次講座,讓同學們了解到征信的作用與重要性,并且學會了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的信用記錄。
文章來源:經濟管理系
圖片來源:經濟管理系
責編|李嘉宇
審核|張露